福安新聞網消息 年關歲末,福安市各地甘蔗榨糖季糖坊陸續開榨,拉開榨季生產序幕。散發著香味的板糖不僅帶給人們年節的溫馨,也寄托了人們對甜蜜幸福生活的向往。
據《福安縣志》記載,福安明朝就種植甘蔗,是閩東最大的甘蔗產區。最盛時,全市共有甘蔗面積約2萬畝,年產量約5萬噸。 而“蔗寮”就是民間土法制作板糖的作坊。每年農歷十一月,甘蔗豐收,進入榨糖季節,沿江村莊臨時搭蓋的蔗寮四處可見。福安傳統的“紅糖年糕”、“紅糖蘸粽”、“紅糖卷”、“紅糖糯米粉團”、“紅糖炒米糕”等小吃都與紅糖密不可分。
如今,在福安城陽鄉仍能找到傳承紅糖工藝的幾個“糖寮”。坂頭村“蔗寮”是存留下來的少數幾個古糖坊之一。冬日清晨,我們來到城陽鎮坂頭村里,一邊是工人忙著將甘蔗塞進榨汁機,使得糖水流入大池。一邊是熬糖師傅均勻地調和3口大灶鍋里的糖水。寮里散發出陣陣香氣,處處洋溢著蔗農們的喜悅。

幾十年的制糖生涯,每個制糖師都練就了嫻熟的技藝
制紅糖的古法是將收割下來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細菌、纖維等雜質,接著以小火熬煮5-6小時,不斷攪拌讓水份慢慢的蒸發掉,使糖的濃度逐漸增高,高濃度的糖漿在冷卻后會凝固成為固體塊狀的粗糖,也就是紅糖磚,這樣的傳統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營養,同時也使紅糖帶有一股類似焦糖的特殊風味。制作過程中熬煮的時間越久紅糖磚的顏色也越深,使紅糖呈現出不同深淺的紅褐色。
今年市場行情好,福安當地增加了多個紅糖作坊;圆\糖坊是其中的一個。這里每天有4個師傅24小時輪班制,可以生產紅糖2000斤。由于本榨季甘蔗長勢較好,成熟度高,含糖量豐富,榨出的糖汁具有清熱生津等功效,倍受消費者青睞。為讓這一傳統特產發揮更好經濟效益,該糖坊還采用“農戶+基地+合作社+工廠”運作模式,統一包裝,使產品質量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拓寬銷售渠道,提高蔗農種植甘蔗積極性。

趁糖塊還未干透,用糖耙切割糖塊
蛟昌運糖坊負責人卓亮亮介紹,現在傳統紅糖零售價每斤達18元,主要銷往福安及周邊地區,每天最多賣的時候可以賣3000多斤,少的時候也有1000多斤。 目前福安甘蔗種植面積100多畝,預計蔗糖產量達3萬多公斤,單這項可為蔗農帶來9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
紅糖寄托著人們回家過年的甜蜜回憶。在現代生活中,手工紅糖漸漸被工業化生產的紅糖取代,然而這小小的一方板糖所承載的文化和有關年節的溫馨回憶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當我們在不經意品嘗地道的紅糖時,總會帶來珍貴的回憶和美好的聯想。(市委報道組 林耀琳 丁立凡)
福安新聞網www.igoxweef.buzz